2025-04-18 09:41:24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今年五一各地即将举办的音乐节,最近很是抢了一波关注和流量。据人气博主“毒蘑菇音乐现场”统计,截至4月15日已有23场音乐节官宣进军五一长假。大到北京、上海、广
今年五一各地即将举办的音乐节,最近很是抢了一波关注和流量。
据人气博主“毒蘑菇音乐现场”统计,截至4月15日已有23场音乐节官宣进军五一长假。大到北京、上海、广州等超一线城市,北京甚至就有三场音乐节;而低线城市如浙江上虞、新疆伊宁、安徽滁州等也有自己的音乐节计划。
而备受关注的是,今年各大音乐节中,多了不少流量明星以及跨界而来的头部艺人。
其中赵露思、程潇、张晚意、翟潇闻在“北京·元气森林音乐节”开启“音乐节首秀”;岳云鹏、张新成跨界参加“佛山·银河左岸音乐节”;岳云鹏还跟罗云熙去了“常州·太湖湾音乐节”;还有“南京·咪豆音乐节”的张新成、“银川·2025超级音乐节”李治廷、“天津·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的庄达菲……
如此热闹、话题不断的背后,不难看到演出市场在近两年的现状下,正在寻找一些思路。
从2020年以来,每年的音乐节已经成为演出市场的热门宠儿,而这种热情更在2023年达到巅峰。但是需要看到,2024年以来这种热情在推动市场逐渐日常化的同时,也因为逐渐清晰的二八效应,减少了不少跟风的尝试。
根据据小鹿角智库统计,2023年音乐节数量为560场,2024年骤降至380场,音乐节市场的降温趋势明显。除了市场的热情下降,各大音乐节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最基础的是,具有带票能力的乐队在各大音乐节刷脸,逐渐造成乐迷的审美疲劳,如根据小鹿角统计,今年3-5月万能青年旅店和夏日入侵企划乐队就各有9场演出。
此外,音乐节激增造成一系列问题,比如普遍的门票提价、新生音乐节缺乏经验导致观演双方冲突等等。
售票能力不佳的音乐节宣告“延期”已经成为常态,去年已经频繁出现各自“不可抗力取消”,而今年已有15个音乐节因故延期(最新爆出北京无限音乐节也暂时取消)。
但音乐节生意还需要持续下去。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不但存在大量音乐人、演出公司会选择这种具有深度市场认知、操作相对可控的拼盘演出模式,各地政府也已经普遍推广音乐节作为“文旅+”的新领域,比如常州已经连续两年登顶全国音乐节城市票房,观演人次带动周边消费超百亿元。
为了挽回市场、提升票房确定性,各大演出方也尝试了不少思路。
事实上,邀请流量艺人包括“秀人”参与音乐节,从去年开始屡见不鲜。彼时的另一种思路是邀请海外阵容,比如去年的西湖音乐节就采取了全海外阵容,但这种打法不但成本高企,没有顶级影响力的阵容也很难破圈。
这才有了今年邀请流量演员、头部艺人跨界的尝试。这也迎合了近几年的流量艺人在行业寒潮中频繁尝试音乐、发专辑、开见面会甚至个唱的潮流,在当前实现了某种双向奔赴。
虽然有不少声音指出,这种面向粉丝群体的买票企图,会进一步放大与传统音乐节受众的冲突,导致原本的基本盘流失。但在目前行业在存量市场自我调整的环节,这种尝试未尝不可,或许未来会形成更多元的音乐节演出形式。
在市场仍具有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或许更应该做的是积极尝试与改变。
当日下午,强棒天使之家内洋溢着热烈而温馨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