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09:42:55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降薪的风,还是吹到了横店。
降薪的风,还是吹到了横店。
前不久,横店影视城演员工会的一则降薪通知引发热议,其中显示,横店群演原先120元/8小时的费用,调整为135元/10小时,折算下来,一小时少1.5元。
降薪幅度看似很小,但结合群演们本就不富裕的工资水平,对于他们来说,影响还是蛮大的。
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则降薪通知背后的横店现状:大戏持续减少,竖屏剧降温,寒冬仍在继续。
降薪
听到降薪消息的时候,群演徐元东正在剧组拍戏。
徐元东今年31岁,今年五六月份刚来到横店,准备在这里干一番事业,没想到先遭遇降薪。
“周围人讨论很激烈,有人吐槽,有人抱怨,有人喊着以后不干了。”徐元东说。
同样的反应,也出现在老横漂、特约演员张小明和四十多岁群演刘洋伶周围人身上,不过,也有一些群演持有无所谓和无奈的态度。
无所谓的点在于,很多来横店当群演的人中,只有极少部分人把它当作一份谋生的工作,更多人是为了体验生活、见见明星、做自媒体,亦或是怀揣着一个明星梦。
“靠当群演发不了财,很多人都是来闹着玩,他只要有戏拍,能够去片场,就很高兴。”张小明说。
不过,话虽这么说,只要待在横店,衣食住行都要钱,降薪对群演来说,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影响。让大家无奈的是,这并不是可以商量和改变的事,只能被动接受。
事实上,在降薪之前,群演们的生活已经很不容易。
徐元东透露,刚来横店时积极性很高,一个月只休息了几天。最累的一次,他每天早上四五点到剧组化妆开工,干到晚上八九点才收工,还有一次连轴拍了42小时,中间只休息了一两个小时,即便如此,满打满算下来,一个月也才挣了4000多。
高强度的工作,加上七月拍戏时不小心中暑到昏迷的程度,之后徐元东不敢再那么密集接戏,工资锐减,一个月到手只有一两千,混个温饱。
“在横店,大部分人一个月只有2000多块,想一个月干到4000多,全靠熬夜或长时间出工拍戏才能达到。”
徐元东说,“这次降薪幅度不大,但一小时少一块多,一天少一二十块,一个月下来小一千没了,让靠这个生活的群演更难了。”
刘洋伶就透露,自己曾看到横店好多人住在桥洞下,房子租不起,饭也吃不起,每天就在各大剧组或剧组驻扎的酒店寻摸,看有没有剧组剩下的物资拿一些填饱肚子。
不过对于降薪,徐元东和老横漂张小明也都能理解,因为大家都能感受到,目前横店戏约变少,确实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今年戏约明显比去年少,去年每天都有好几个电话问我有没有时间,今年有时候休息好几天,都没有人联系我。”张小明说。
刘洋伶去年春节后来到横店,她透露去年最热闹的时候,感觉朋友圈里认识的导演、演员朋友们很多人都在发开机照,“当然,大部分都是短剧剧组。”今年这种情况少了很多。
“现在群演太多了,有的群演一周三五天都在休息,有的甚至十几天都出不了一天工,都在闲置,搞得大家报戏都很卷,有时候招二三十个群演,一百多人报。”
徐元东说,“这时候宣布降薪,可能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筛掉一些人吧。”
降温又降级
张小明感觉,不管是去年的“热”,还是今年的“冷”,主要还是因为竖屏短剧引起的。
张小明说,前年开始,横店涌入了不少拍摄短剧的人,去年更多,横店一度被称为“竖店”,3月份的时候,由于剧组增多,群演不够用,横店演员工会还曾涨过一次薪。
公告显示:群演由原来的10小时以内120元/人一天,超过10小时,12元/小时,改为8小时以内120元/人一天,超过8小时,每小时增加15元。
如今降薪,则是因为短剧“降温”了。
“去年短剧受到追捧,很多公司盲目跟风拍,都在赌一个概率,拍十部,只要有一部火了他们就赚了。后来很多人发现根本不赚钱,就停下来了。”张小明说。
此外,短剧数量增多,优胜劣汰;短剧拍摄地点比较灵活,并非一定要在横店;以及,短剧越来越规范化等原因,都一定程度让短剧“降温”了。
横屏长剧数量持续递减,进一步加剧了横店的“冷”。
“如今很多群演和特约演员,都以拍摄短剧为主,因为大剧太少了,有的特约演员一个月也接不到一个横屏长剧的特约,生活都有问题。”刘洋伶无奈地说。
对于横店演员工会公告中提到的,“影视行业困难重重,各剧组普遍压力大”的情况,几位群演也深有体会。
张小明透露,他去年拍摄的一部戏,直到现在剧组都没给他结账,而且大概率讨不回了,制片人都联系不上了。
(刘洋伶)
刘洋伶则透露,以前拍戏,有钱的剧组还会提供咖啡饮料,夏天特供绿豆汤,如今大部分剧组只有一桶矿泉水,晚上拍夜戏,给一桶方便面当宵夜,“服化道看着也没有以前讲究了”。
竖屏短剧虽然处于风口,但它之所以能够受到市场的追捧,在于它投资小、周期短、回报率快等特点,所以从一开始,拍摄就处于非常卷的节奏,各项待遇更不能跟横屏长剧相比。
徐元东透露,有的小剧组为了开源节流,一口气能拍一二十个小时,周期紧张,工作人员也非常疲惫。
“每天十多个小时,身体肯定受不了,就算有工出,也要选择性的休息一下,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年轻群演也很难赚到很多钱,进一步导致不少人打了退堂鼓。”刘洋伶说。
拐点
不过,在这看似“遇冷”的时刻,也有人觅到了自己的机遇。
张小明观察到,刚开始来横店拍竖屏剧的人,大多都是一些短视频平台的主播,他们拍惯了竖屏,拍起竖屏剧来得心应手,很快红了一批人。紧接着一些横屏剧导演入局,横屏变竖屏,面临诸多不适应,但当上手之后,则变得非常厉害,对作品的高要求,让竖屏剧的审美走上精品化。
这期间,也让一些年轻演员、特约或者群演抓住了机会。
“竖屏剧对演员要求没有横屏大剧那么严格,主要是形象好,所以一些长得好看,有灵气,有天赋的新人演员很快就抓住了机会。”
张小明说,“好多特约演员拍惯了竖屏剧,还不愿意拍大剧了,大剧台词少,三四场戏要拍两三天,而竖屏剧节奏快、台词量大,拍摄时间集中,一天有时候要拍十几场戏,对新人演员来说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进步快,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所以不管是涨薪,还是降薪,心中有梦的人,总能逆境中找到方向。
张小明直言,在横店做群演的人,大多数人是带着刮彩票一样的心情来到横店,期待有一日成为大明星,虽然这只有很小的概率,但依然吸引着无数人前赴后继。
徐元东就是曾经“做梦”的一员。
(徐元东)
徐元东透露自己之前在老家做点小生意,一开始来横店,想着体验体验生活,拍点自己的群演生活,然后走自媒体带货路线。但当了群演之后才发现,很多剧组都要求签保密协议,会把手机收走,他的自媒体之路就暂时搁置了。
“现在我就想先当好群演,然后考个特约,以后有机会了做幕后,最大的想法就是像周星驰一样,自导自演属于自己的电影。”徐元东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而已经四十多岁的刘洋伶没有想太多,此前她在老家做公司职员,奔着换一种生活方式的初衷来到横店,虽然年纪不小了,但形象较好,很快就接到了特约演员的活。
如今她的想法也很简单,“好好磨练演技,有朝一日能够演个配角就好。”这也是无数横店群演眼前明晰的上升通道——群演、前景、特约,再到配角,乃至主角。
只是,群演们分别找到了自己的路,不知道横店在经历竖屏剧降温之后,下一个拐点在哪里?
上海松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江南风情,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百年时光流转,上海松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印记,从古至今一直是文人墨客的流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