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 10:16:54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综艺《花儿与少年6》正在热播中,网友对于周雨彤的审判也在进行中。
综艺《花儿与少年6》正在热播中,网友对于周雨彤的审判也在进行中。
谁也没想到,一向观众缘颇好的周雨彤,竟因一档综艺节目口碑翻车了。
此前她在大家心目中是独立女性、接地气、低调、松弛的形象,如今却被批“低情商、傲慢、无礼”。
有网友调侃,《花儿与少年6》节目组得感谢周雨彤,因为她的争议,连带着节目都出圈了。
诚然,一个有争议的嘉宾,会给节目带来流量,但艺人口碑翻车想必并不是节目组的初衷。值得探究的是,节目组是如何挖掘出像周雨彤这样具有反差感的嘉宾的?当出现舆情时,艺人和节目组又是如何补救呢?在流量与口碑之间,节目组又是如何平衡两者的呢?
照妖镜?
在上综艺之前,周雨彤的路人缘非常好。
她有多部8分以上的代表作,如《大宋探案局》《爱情而已》《我在他乡挺好的》《春色寄情人》等,尤其是后面三部戏,都是清一色的都市剧,她在剧中分别饰演了不同的职业女性。
区别于总是被观众诟病的职场女性,周雨彤饰演的这些职业女性独立、接地气、真实,被网友调侃是真正的“牛马打工人”,她也走出了独属于自己的都市丽人赛道。
没上综艺前的周雨彤,社交媒体上展现出来的形象也契合大众对于她的想象,松弛、自在、元气,但这一切因为一档综艺而改变了。
周雨彤一开始的口碑危机来源于奥运期间,她在一场大家都惋惜的比赛现场,发出了自己笑容满面的打卡照,引发了第一波质疑。随后,她在节目中的种种表现,再次加深观众对于她人品的质疑。
包括但不限于,和侯明昊拍照时推刘烨,把田嘉瑞给金晨买的礼物提前说出来并且直接拆开,“冷漠”对待给自己拍照的金晨,大家说好的一起给侯明昊生日惊喜,她却提前卡点送上祝福等。
最近,不少网友对于周雨彤的审判已经不仅限于节目,还连带开始质疑她的学历和以往言行举止。
周雨彤的口碑翻车也许再次证明一件事:不是所有艺人都适合综艺。
“综艺的好玩之处在于,有50%的东西是你预料不到的。”前综艺制片人洪雅说道。
洪雅介绍,综艺节目一般都会设定一个基本的框架,然后让不同的艺人在这个框架内进行一些性格上的碰撞。
“艺人的真实性格无法预测,所以相同框架下,有的人能玩得好,有的人玩不好。”
洪雅说,“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经纪人不让自家艺人上综艺节目,因为他们知道自家艺人虽然能够驾驭好角色,但真实性格并不讨喜。”
当然,洪雅也坦言,综艺节目确实会有一些剪辑手法,用来刻画人物。
最常见的就是通过将相关素材集中剪辑的方式,放大艺人的性格特点,提炼艺人的标签。比如之前综艺中出现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你有freestyle吗”“balance”等经典梗,就是这样出现的。
制造“周雨彤们”
有特点或争议点的艺人,对节目热度确实有助益。节目组也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制造“周雨彤们”。
选角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在有钱时期,艺人咖位是首选,没钱时期,艺人话题度是第一。”
综艺营销大伟说,“大部分时候,咖位和话题度不相上下,性价比也很重要。”
不同的综艺,会有不同的话题设定。
以《花儿与少年6》为例,陈好国民度挺高,但久未出现在观众面前,有激发观众探究讨论的话题度;宋茜爱豆出道,在国外有一定的影响力,自带流量的话题度;周雨彤与侯明昊之前合作《寒武纪》有“捡糖夫妇CP”,也有一定的话题度。
而在一些竞技类棚拍节目中,不同的嘉宾也承担着不同的话题属性。
“有人承担流量话题,有人承担专业性话题,一些敢说的前辈承担争议性话题,还有一些没有演技的小偶像,就是来挨批的。”
洪雅说,“旅行综艺更多是走人物关系话题,比如姐妹CP、异性CP等。”
不管是何种话题设定,洪雅能够肯定的是,大部分节目从一开始都是从正向舆论去选角,去发酵话题的。
“综艺导演选角的初衷,肯定不是为了展现观众已知的某个艺人的负面形象,那些东西大家都知道了,已经没什么新鲜感了,他们选角的重要标准是反差感,挖掘嘉宾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洪雅说,“至于这反差感是正向的还是负面的,只能说舆论很难把控。”
洪雅透露,综艺节目都会有相应的市场团队,通过提前看片,确定节目的看点,然后制定若干话题去宣传推广,包括艺人自己也会做相应话题,这些话题被以S+、S等标准划分,配以不同级别的投放力度。
“每期节目出来的话题,基本上都是市场部做出来,并希望观众去讨论的话题。”
洪雅透露,“节目投放的一般都是正向话题,但往往涉及人性的内容,能够引起大家辩驳、抬杠、争议的话题,越容易被讨论。”
于是,综艺那无法预料的50%就出现在了观众面前。
流量VS口碑
当艺人口碑与节目流量站在同一个天平上时,身处其中的人都会如何取舍呢?
“当遭遇口碑翻车时,大部分艺人还是会向节目组寻求保护,导演组也会跟经纪团队沟通,希望后续内容能够保护一下艺人。”
洪雅透露,“毕竟艺人选择相信导演组,也是希望大家都能获得一个双赢的机会。”
不过,大伟透露,有时候遇到类似情况,艺人和节目组相互也会博弈一下。
“如果是大咖艺人,节目组得罪不起,当然会及时处理,如果是小咖艺人,有时候就只能任由舆情发酵了。”
大伟说,“有时候也不是节目组不保护,而是艺人确实太过‘真性情’了,节目组就算再怎么重新剪辑也无济于事,毕竟综艺节目那么大的素材量,艺人很难掩藏自己真实的一面。”
大伟直言,综艺负面舆情对艺人影响其实不是很大,至多就是一些已经谈好的合作,推迟官宣而已,毕竟艺人终究还是演员,只要后续拿出好的作品,让观众改观并不难。
当然,如果这些艺人能够直面自己的负面舆情,与他们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新话题呢。重新上一档综艺,主动玩梗,或者cue这个话题,慢慢地也会消解掉之前的负面形象。
也有艺人就此视综艺为洪水猛兽,再也不上综艺,也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
洪雅直言,基本上所有的综艺导演,在跟艺人合作时,都是基于长期合作的逻辑,所以大家当然是流量口碑都想要。
想要做到这一点,洪雅认为,节目组在选角时就不应该盯着艺人的黑红话题去炒作,而是追求在内容上做出新意。如上述提到的反差感。
比如此前某个导演本来口碑不佳,但他上了一档演技类综艺之后,节目着重展现了他的导演才华,观众发现他对拍摄画面要求非常高,在拍摄现场也很有威信,两相对比,巨大的反差感给节目组带来新的话题。又比如《放开我北鼻》,让一群男演员与萌娃一起录制节目,也很有看点和反差点。
大伟也直言,综艺固然有话题的需要,但在保证流量的前提下,也要保证口碑,才能更有生命力。
“当下没有钱的情况下,要保证节目热度,才能让节目活得更久,这点大家都理解,但也不能为了话题而制造话题。想要双赢的话,节目组在脚本的设计上要充分跟艺人沟通,什么能聊,聊到什么程度,以及营销时,都要有度。”
大伟说,“当然,艺人如果愿意黑红或者太过真性情,那也没办法,只能为节目流量做贡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