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好,欢迎来南方娱乐网-有趣有料雅俗共赏!

《大国之树》收官:我们为什么需要一部“树”的纪录片?

2023-12-23 12:06:07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黑龙江林科院伊春分院的叶林在“研究”松鼠。因为松鼠得到红松种子后会在四周埋藏起来的习性,决定了它是红松天然更新的播种者,而松鼠搬运松塔的距离则决定了种群扩散林的数量。他希望,他们这代人至少能够把红松林恢复的“星星之火”种源给补上。

  作者| 糖炒山楂  转载|娱乐独角兽

  黑龙江林科院伊春分院的叶林在“研究”松鼠。因为松鼠得到红松种子后会在四周埋藏起来的习性,决定了它是红松天然更新的播种者,而松鼠搬运松塔的距离则决定了种群扩散林的数量。他希望,他们这代人至少能够把红松林恢复的“星星之火”种源给补上。

  刘文虎曾是伐木工人,但现在他的身份是巡护人,这种转变让他“自豪”。打塔工人韩江涛会给森林里的花鼠等留下吃食,“不能让动物饿死了”。“林三代”牛蕾选择了回乡创业,用电商经济助力森林食品的销售……森林家园的意义,终被正视,所有人都在努力“校正”。

  不过红松林的故事仍然令人唏嘘:曾经108万公顷的原始红松林,如今只剩下4万公顷的天然林;红松生态系统的恢复,正常需要200年的时间;没有“十年树木”而是“百年树木”,小松鼠种下的红松种子可能要过100年才会带来一片新的红松林……

  红松林的故事出自腾讯新闻热播的人文自然纪录片《大国之树》。整个纪录片只有4期,每集也只有30分钟左右,但并不妨碍其在信息密度、科普性和人文故事性上都做到了极致。

  坦白来讲,最初娱乐独角兽也曾怀抱质疑:树随处可见能讲出什么惊艳绝伦的好故事?但看完节目我们更加确信:这就是最适合当代年轻人体质的纪录片。

  目前,《大国之树》也是腾讯新闻站内首个开播当天热度值破万的纪录片,登上热搜热榜38个,受到学习强国、科普中国等多个官方媒体的支持和认可。当然也有来自观众最直接的反馈:“从现在开始,观察身边的树木”“唤醒了我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最棒的精神食粮,这样的纪录片多来点儿”等。

  而从媒体视角来讲,许多答案也逐渐清晰:如一棵树能讲出什么好故事?我们为什么需要一部“树”的纪录片?

  在年轮中寻得什么意义?

  当我们听着85岁的研究员裴盛基讲述他与一棵野樱桃树的故事,看着从21岁到80岁将自己一辈子交给茶叶的育种专家罗盛财拿着锄头满山跑,《大国之树》的那句slogan突然不再形而上:“在年轮中寻得意义”,而有些人,生而为树。

  大树可以挣脱一切阻碍,努力站在最高的地方去迎接阳光。他们亦如是:1974年,裴盛基亲自带队考察望天树,终于在1975年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存在热带雨林;在“空气中弥漫着钱的味道”的武夷山,罗盛财持续奔走在保护名丛的“一线”:开垦茶园,研究繁殖名丛。

  《大国之树》究竟想要我们在年轮中寻得什么意义?在娱乐独角兽看来,应该是“人”的意义、“时代”的意义、和“树”的意义。

  裴盛基和罗盛财当然不是全部的人物样本,就像望天树的生态系统里,不只有最高的那棵,还有着在蓄力的“蹲苗”、几百种的附生物种和多种小动物。纪录片所提供的人物样本同样是丰富的,情感触点是多元的、细密的。

  游玉琼是国家级非遗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即使受到女孩嫁人、传男不传女的固有观念的打击,她仍然坚信“我就是为茶叶而生的”,并最终成为中国第一批非遗大师中唯一一位女性。

  更多的是沉默的岗位坚守者、最平凡的百姓,他们更像是静默但持续蓄力生长的树。长期做着雨林动态检测工作的董金龙,你觉得他孤独而辛苦,他却乐在其中,用最浪漫的语言描述望天树开花的甜蜜。打塔工人韩江涛和妻子,冒着“拿生命换明天”的风险,勤勤恳恳地生活。

  不是只看着最高的那棵树,而是每棵树都有自己的年轮,每一圈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故事和感动,这也是《大国之树》在人文故事性最动人的部分。

  所谓“时代”的意义,是《大国之树》对时代议题的聚焦。这也是树与人的深度交融:树见证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并扮演着生态中的重要角色。纪录片的视角没有停留在渲染情绪上,而是通过两个维度、以亲历者的故事讲述,让生态保护更加具体可感。

  一方面,是关注到生态修复工作的具体展开和困难,比如雨林修复之难,难在间种的困难,红松林的修复从补上种源开始。另一方面,则是关注到当地人的困境和发展。

  橡胶林的绿色荒漠、红松林的大采伐时期,虽是历史发展产生的结果,但也有当地人生存生活的需求。而生态保护的一部分便是如何助力当地的经济发展,比如雨林修复不仅有基金补贴、还大力发展雨林旅游业,雨林徒步就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伊春则迎来了年轻一代的回乡创业,以电商经济助力森林食品的销量。

  所谓“树”的意义,是一场融合了自然、地理、历史等多学科在内的强科普运动。首期节目播出后,关于望天树、热带雨林的讨论达到了新峰值,#北纬21度只有云南有热带雨林##中国用一棵树打破国际刻板印象#等多个话题登上微博实时热搜。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站在历史变迁中客观公正地去审视一段过去:自然与人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橡胶林、红松林的故事或有遗憾,我们正视曾经的错误,反思过去,但同样尊重过去的时代选择和发展,并将目光聚焦当下,就像水哥王昱珩提到的“人不可能每一个阶段都永远只做正确的事情,我们至少是可以去校正的”。

  从人文故事、时代议题到强科普性,《大国之树》让我们感受着大国底蕴和自然之美,也在其中审视自我、窥见天地、看见过去与未来。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部“树”的纪录片?

  《大国之树》由腾讯新闻出品,中国农业银行冠名,夏至工作室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制作。而行文至此,我们也能够回答最初的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一部“树”的纪录片?

  最大的原因在于对时下年轻人情绪的洞察与关照。一个或许不算冷的知识是,在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叫做“抬头,看树”,组员超12万;备受年轻人喜爱的科普类账号“无穷小亮”,全网粉丝超3500万。与此同时,猫、狗等宠物成为年轻人生活的“必需品”,它们甚至替代了人所带来的陪伴感。简言之,当代年轻人对动物、植物越来越感兴趣,希望在其中得到治愈感。

  而《大国之树》播出后,市场给到的最集中反馈,便有一个关键词是“治愈”。一方面,植物本身就自带治愈感。以第一集望天树为例,无论是高达81米塔吊上拍摄的巨大树冠、它降落伞形态的种子随风落下,还是其上附生的各种兰,亦或是董金龙拍摄的望天树叶子上睡觉的蛙,都自带治愈感。

  树的治愈性还体现在它的确定性上。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树始终保持自我生长的节奏,本身就是不确定环境里的一种“确定性”,也是当代年轻人亟需的心灵镇定剂。

  另一方面,人物故事自带治愈感。这是一个意义匮乏的时代,年轻人在躺与卷之间不断挣扎,追求的东西越来越快、越来越短、越来越“讲究效率”,树背后的人和故事却带来了一种全然相反的感觉:

  “一辈子命中注定要和树结缘了”、“我这辈子就搞植物了”、“我真的是为茶叶而生的”……纪录片中有着好几段这样充满宿命感的感慨,或许不明就里的人会感觉煽情,但真正看完整个故事的人早已感动。择一事终一生,裴盛基的年龄阅历足以支撑他说出这句话,他也是理想主义的化身、是长期主义的坚守者。

  如果说裴盛基尚且是历史的重任落在肩头,他选择兢兢业业去研究去突破,离我们略有距离,那董金龙代表的则更是普通人的日常。他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工作中觅得一方新天地,也在工作中积累热爱,对于迫切在工作中寻找意义的年轻人来讲,便是最大的触动。

  站在更宏大的时代命题下,树还意味着更具象的入口和载体。环保议题并不新鲜,影像化作品中也多有呈现,如何为它寻找一个最真切可感的入口才是最难的。树随处可见的普遍共识性、以及它背后巨大而丰富的故事性,决定了它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也是最适合的环保议题切口:亲切,也真实。

  纪录片中橡胶林“绿色荒漠”的故事,源于水哥王昱珩在飞机上的一次观察,而他走进橡胶林的过程,也是他带给自己的一次探寻和解密之旅。听着刘文虎在一个树桩前比划着如何砍伐的过程,曾经的大采伐时期仿佛更加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而他此刻巡护人的身份也显得更加珍贵。

  透过不同的树,植物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也被更深刻的探讨,甚至让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有了更具体的出口。看多了“天价茶”的新闻,但真论触动可能都不如纪录片中那个具有守护意义的“土地庙”来得让人印象深刻,也不如罗盛财奔波在田园间带领水哥王昱珩一点点深入茶叶世界来得真实。

  在腾讯新闻站内评论区,望天树所引发的用户反馈非常积极:有人感慨于望天树对于热带雨林的意义如此之大,有人终于明白当时的中国为什么需要被证明有热带雨林,也有人被科研人员择一事终一生的热爱和坚守打动……由树开始,层层剥开的自然、历史和故事,都成了大众情绪的出口,绵密复杂、但也积极正能量。

  最后,人生太匆忙,不如停下来、静下来去看看树。这也是《大国之树》分享给我们的,去观察一棵树,也去发现每种树背后隐秘的、丰富的、美丽的世界。

  最适合年轻人体质的人文自然纪录片

  《大国之树》所带来的触动仍在继续。那从制作的角度来讲,《大国之树》为何能爆发如此强大的效应呢?娱乐独角兽也独家对话了纪录片总监制孟田芳、制片人张昊、总导演罗颖鸾、分集导演张蕊,根据他们的讲述总结出了以下三点:

  第一,从树出发,做一个专业且好看的纪录片。比如除了围绕中国三大林区挑选代表性树种的自然因素考量,总监制孟田芳对树种选题有着更确切的标准:要与观众有实际相关性,故事要有冲突性有起承转合,选题与用户间有共鸣性,以及科普性与趣味性兼具等。这些决定了如何让“随处可见”变得有吸引力。

  呈现上,如果熟悉腾讯新闻,会发现相比自然题材,他们更加深耕于人文类纪录片。那如何“扬长避短”?一面是在拍树上极尽用心,比如节目组曾用了两天的时间在雨林中徒步,就是为了寻找到能够为观众带来雨林原生感的树;也曾在数十米高的空中走廊上努力掌握机器,在风来的时候惊得一身冷汗。

  另一面则是发挥团队在人文故事上的长处,用拟人化的方式去讲述一棵树。比如望天树庞大的生态系统,在董金龙拍摄的树叶上的蛙等各种生物中更加可感;水哥王昱珩在橡胶林中关于“没有一声鸟叫”的感慨,让绿色荒漠所带来的情绪更加具体。

  朴实的镜头语言、拒绝煽情的真挚表达,是娱乐独角兽尤为喜爱这部纪录片的一点。我们也注意到,在导演手记中曾提到,节目去掉了一些科研人员和岗位坚守者所面临的病痛和困境。当我们将问题抛给主创团队时,导演们表示:主要还是考虑人物故事与主题的契合性,而不只是考虑情节是否感人。

  不煽情、克制叙事的背后,其实是尊重每一集的整体叙事逻辑,提炼最能支撑起人物故事的一个支点、或是找寻人物身上最能和观众共情的一个支点。这也让每期节目始终围绕一个核心主题、故事娓娓道来,牢牢将人吸引在其中。

  第二,水哥王昱珩的加入,在纪实和综艺间取得了一种新平衡,也吸引了更广谱观众的观看热情。寻树官的功能,是多元的:一方面,他在不同树种中为观众创造了不同的跟随者视角。水哥对望天树的认知就是龙脑香科,所以节目也从这里展开,跟随他的视角去“看见”望天树,连贯探讨望天树背后的故事。

  在如何讲好茶叶的故事上,他同样为纪录片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角度:茶叶小白的视角。相比专家高谈阔论,可能水哥的一句“我平时不喝茶”,更能带领着普通观众以“清零”的状态感受茶树背后的人和故事。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他“懂”。水哥对植物的专业和热爱,让他在走进和理解树种的时候能够做到具体而深刻,并通过自己独特的感受力和表达力传递给观众。比如面对望天树庞大的生态系统,水哥以人类社会学的写字楼来比喻;也因为它的树荫并没有遮天蔽日而是照顾到了弱小,而被称为“有大脑”。

  面对橡胶树的绿色荒漠,水哥科普并指出:“橡胶树本身是一个奉献和付出的物种,发现它的时候是在南美洲的亚马逊丛林里,它并没有让那个地方变得荒芜,其实是我们人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去利用它。” ——这正是静态的植物最需要的“传递者”。

  第三,平台特质所带来的创作上的质感和风格。近日,腾讯再次跻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中国ESG榜样”年度盛典,成为唯一一家入选的互联网公司。“不只是流量,关照现实,关照人类与社会的福祉”也是腾讯新闻在内容上最坚定的探索方向。

  更具体的,作为资讯类平台,腾讯新闻的用户特质决定了《大国之树》在故事的冲突性和信息密度上都必须做到极致。在孟田芳看来,在短视频的冲击下,大众对内容的阅读习惯和接受习惯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而信息密度这样类似营养的东西一定要给够;同时观众始终会被闪亮的东西所打动,也就是人物故事。

  比如红松林的人物故事,包括了三代人:大采伐时期的亲历者、当下一代的打塔工人与修复者,年轻一代的回乡创业者。望天树的故事则是典型的从知识层面到话题层面、再到人物层面的层层剥开,最终在价值层面给到观众以力量感。

  而这些人物和故事每一层也有着专业的考量标准:人物所讲述的知识点是否是大众不知道的?人物故事和它主张的价值观是否让人过目不忘?有哪些会让观众产生共鸣的话题?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贯穿在节目制作的始终。

  可能这仍是一个蕴含着遗憾的故事,比如节目组还储备了大量普洱古茶树,白桦和驯鹿人的故事无缘在正片中出现,但无可否认,《大国之树》的确在这个冬天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跨越多地区、融合多学科、穿透多时代、聚焦多行业群体的,眼界和精神的多重洗礼。

  而更令人欣慰的是,在腾讯新闻站内、豆瓣等平台上,我们能够看到,许多人已经在动起来:有人表示要多研究研究树,有人将目光对准了身边择一事终一生的可爱的人,更多人开始为环保尽一份力……

(责任编辑:吴丰丰)
关键词:大国之树
分享到:
明星热点

海清新片演绎张校长 真诚与爱交相呼应

电影《我本是高山》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她以“教书救人”为己任,引领大山深处的女孩们无畏逆境,冲破命运牢笼的动人故事。

娱乐聚焦
  • 明星
  • 电影
  • 电视
  • 综艺
  • 音乐
明星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