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0 16:30:10 来源:转载
文章摘要
四川与重庆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通,资阳是成都和重庆唯一一个直线连接的城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引领下,资阳市和重庆各区县的交流合作正不断深化。
Q1:请您介绍一下为什么资阳文旅集团会投资参与《我们的名字》这部影片呢?
A:四川与重庆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通,资阳是成都和重庆唯一一个直线连接的城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引领下,资阳市和重庆各区县的交流合作正不断深化。资阳文旅集团作为资阳市属国有企业,正以此为契机,围绕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医疗康养主责主业,努力寻求和重庆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本次与重庆出版集团联合出品电影《我们的名字》,就是我们迈出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关键一步。
(图为资阳文旅集团傅俊杰先生)
Q2:您从事十余年的文旅行业,您有哪些经验方便介绍一下?
A:文旅项目有6个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1:持续保鲜的项目才能让本地人常来。越来越多游客将目光投向本地游时,本地游更需要让“家里人”感受到“熟悉的地方也有新风景”。
2:需要一个吸引外地人必来的理由。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将在未来成为“文旅赢家”,也是吸引游客的最佳利器,现有大流量的景区普遍具有便利的交通、成熟的配套设施、丰富的场景体验活动等多重优势,因此新建项目不仅仅需要核心竞争力,也需要差异化竞争力,在行业方面做到同行无法解决的痛点,凭借相对突出的细节优势,吸引外地人过来旅游。
3:分享经济下的口碑营销。传统的消费者行为是AISAS模式,即从引起注意 (Attention)、产生兴趣(Interest)到主动搜索(Search)、采取行动(Action)以及进行分享(Share)来完成整个过程。而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盛行的自媒体情境下,消费者行为模式发展成为SIPS模式,即引起共鸣(Sympathize)、进行确认(Identity)、参与互动(Participate)以及分享和传播(Share and Spread)。在这一模式下,“共鸣”成为整个消费者行为的起点,而这种共鸣一方面来自于对这个文旅项目的认同,另一方面来自于可信任的传播者(即KOL),在这一模式下,对于文旅项目,依然是口碑为王,口碑就是把体验做到超出用户的预期。我们看到优质、超预期的体验是当下文旅项目破局的关键,也是推动文旅项目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4:讲好故事的主线和支线才能珠联璧合。用什么理念讲故事?动情、动意、入脑、入心,首先我们自己要有感情,要有认同,要有创新,要有一套很完整很系统的心理学理念,才能做到让游客入脑、让游客入心,这样才能让游客记得住,才能感受得到。讲好文旅故事,不要理念先行,要游客先行,要契合人性,要直击人心,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故事真正讲好,故事讲好了,好的口碑自然有了。
5:文创产品是文化符号的延续。文创产品的主流消费人群是Z时代(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Z时代的消费者,更加看重文创产品的个性和特色,更加注重文创产品带来的情感与精神体验,对于“喜新厌旧”的Z时代消费者而言,“颜值即正义”的文创产品如果不“潮”不“酷”,宁可不买。
6:文旅营销方面的关键点。用年轻人喜欢的语言和场景,讲好文旅品牌故事;结合数字前沿科技,打造更有新意的营销玩法;建立好私域流量,沉淀目的地的专属粉丝群。
Q3:您现任职于资阳文旅集团,请您介绍一下资阳文旅集团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方面有什么举措吗?
A:资阳文旅集团认真贯彻落实资阳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着力打造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一是围绕资阳方特项目,开发“方特+”线路,拓展二次消费;二是依托川音美术学院的优势,参与打造美术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带工作;三是参与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其中安岳数字展示中心项目是我集团当前文旅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资阳市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文旅项目,该项目以安岳石刻文化为主题,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历史和文化特色的全新文旅消费场景。同时也将通过该项目对安岳石刻文化进行提炼,构建地区文旅形象IP,该IP将作为未来资阳文旅城市IP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我集团以“小资”卡通形象图库系统为引领,构建起资阳文旅集团形象IP矩阵,为今后的文旅项目及产品赋能。
Q4:做文旅IP时,您注重的方向是什么?
A:首先,文旅IP是时代所需,无IP不文旅,文旅IP的建立需要专业的团队,展开体系化的运维,从文化挖掘到IP市场营销,从授权链路到供应链搭建,都需要完整体系;其次,随着文旅产业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由流量经济转向IP经济发展,度假旅行不再是简单的“景区+酒店”,借助IP概念研发的动画IP+亲子游、影视IP+特色文旅小镇旅游、体育IP+户外运动等新的创意模式不断出现,具有IP情感附加值的文旅体验愈加成为游客的首选。
Q4:对于后疫情时代,您如何看待文旅产业的发展前景?
A:三年疫情对文旅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疫情期间游客总量和消费总额大幅度下滑及行业内部经营主体的大量清出。基于此我认为在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的发展主要有三个大的变化,一是短期内文旅消费人次的快速回升,特色文旅消费场景的构建应是首位工作;二是疫情使得人们更加关注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IP+”和“文化+”的旅游产品应将成为产品打造的主要发力点;三是市场竞争从“量”到“质”的转变,必然会使得文旅产品更加突出高品质、新创意,文旅经营主体的自身综合能力将受到巨大的考验。
Q5:后疫情时代的文旅行业如何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作用?
A:在可预见的未来,文旅行业的前景极其广阔,文旅行业作为服务消费中的典型板块,理应扮演起后疫情时代引领消费的主力军。 一方面,文旅产业中的核心问题是“人与人的关系”,因为文旅业是真正以人为中心的产业,国内旅游业发展至此,依旧存在着“只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有些企业或管理机构在做旅游规划时,想的都是如何利用好实物型资源,而缺乏对服务运营的关注。但现在国内文旅业中涌现出一批创新型企业,他们主要依靠的不是实物型资源,而是依靠服务、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软性方面去感动游客和消费者,不断圈粉,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 另一方面,现状看来,我们距离以人为中心的产业还有很大差距,需要产学研共同合作,尽快推动行业发展。作为应用型学科,旅游研究比较独特,往往理论是相对滞后的,需要实践先行、产学研共同合作,但同时理论也将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规律,提出新的发展理念作为文旅项目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
Q6:文旅行业的瓶颈和痛点怎么解决?
A:一是基础设施问题:目的地很少在城市中心,因此道路、水系、植被、环境、管网、水电气基站等等,文旅企业需要承担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二是公益性项目问题:文旅目的地公益性项目如博物馆、艺术中心、剧院、游客服务中心等投入大产出小,而且公益性项目运营绩效偏低。但是,这些公益性项目同时也是目的地精神气质的呈现,如果没有这些,文旅目的地就会过度商业化。
三是OTA平台问题:部分业态过度依赖第三方电商平台,容易在经营中丧失主动权。
四是“游客、服务者、场景”满意度问题:比如说,游客不受重视,体验与付出不成正比;一线服务者荣誉感较差,并其收入基本上处于社会最低端;场景体验感低下,缺乏美感,而且各场景之间信息孤岛严重,文旅目的地各品牌各业态之间数据不共享。
我希望未来能通过大数据等信息手段实现精准服务,这将对文旅行业产生重要作用,尤其通过地理区位计算技术可获得景区资源禀赋、自然资源、投资竞争力、交通、气候、游玩玩法推荐等数据,从而为广大游客和消费者提供精准服务。
Q7:在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您有哪些期望?
A:泛文旅职业生涯的15年里,做过高尔夫世界级比赛,做过周杰伦等顶级艺人演唱会,做过电竞俱乐部代表中国在亚运会上拿过金牌,也做过世界大运公园的整体运营,现在做有益于资阳未来十年的文旅项目,我认为,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心之所想既是心之所向。
2023年9月16日下午,2023世界旅游小姐中国内蒙古赛区海选第一场在赛罕万达广场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