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好,欢迎来南方娱乐网-有趣有料雅俗共赏!

云集人物志Ⅳ:我愿意为了纪录片去冒险

2022-09-23 15:31:21 来源:转载

文章摘要

龚卫—云集将来传媒总经理,从事纪录片创作二十多年,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著的成果。

   龚卫—云集将来传媒总经理,从事纪录片创作二十多年,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著的成果。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包括法国FIPA纪录片奖、亚广联纪录片奖、中国彩虹奖、金鹰奖、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上海电视节纪录片大奖等。参与创制《黄浦江》、《世博中国馆》、《海上丝绸之路》、《味道中国》、《红跑道》等纪录片。2007年被评为第四届上海市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家。他担任总制片人的大型纪录片项目有《跟着贝尔去冒险》、《超级亚洲》、《海岸中国》等。

  作品就像是镜子, “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对于纪录片行业从业者来说,作品,就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你对于世界的态度。当龚卫这个名字出现在作品上时,你同时也明白了云集的态度。

  ※ 这就是我们要干的活儿

  纪录片《回到祖先的土地》对龚卫来说意义深远,这部片子讲述了小凉山走出的复旦大学学生阿西木噶在97年毕业后回乡工作的故事。

  那年二十多岁的龚卫,跟随纪录片前辈章焜华老师一同远去云南山区拍摄,每天早出晚归,摸爬滚打。当时已年过五旬的章焜华导演,带领着大家一起爬艰险又曲折的山路,和老乡交谈如同多年的老友重逢,这一切都深深烙印在龚卫的脑海,他下定决心,要扎扎实实干一辈子纪录片。

  他尤其记得章老师那番不经意间的点拨:“真实的记录,深刻的表现,把老百姓的故事讲好,这就是我们要干的活儿”。老一辈纪录片人对生活的诚实和对艺术的追求,后来一直被龚卫作为工作的准则。

  提起龚卫,制片人韩芸脱口而出两个词:专业、敬业。她回忆起曾与龚卫合作的经历:珠峰脚下,一个车也进不去的地方。那时还是需要扛着大机器拍摄的年代。摄制组走过乱石堆,趟过冰冷的融水,翻山越岭,龚卫就那么扛着沉重的摄像机,从早拍到晚。

  我立刻说,这就是章焜华老师那个故事的翻版啊。韩芸说:这就是上海纪录片人不成文的传统。她说,那时候,龚卫已经有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但以创作角度来说,他是创作核心,他觉得此刻躺在床上不啻于一种耻辱,所以他坚持亲自拍摄。

  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全组人员住在一个破旧的楼房里,只有一个卫生间。半夜有人敲醒了韩芸的房门,是龚卫来借氧气瓶,他的高原反应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吸氧之后仍旧呼吸不顺畅,半夜开始拉肚子,披着军大衣在楼道来回穿梭了一整夜……

  韩芸说,龚卫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破格评上了高级职称、专业首席、德艺双馨这样的称号,再看看他满满的荣誉橱窗,到了这样的资历和专业高度,你总以为龚卫会更多地谈人生、谈哲学,然而不是,他仍然像一个低调的工匠,热衷于亲力亲为完成每一部作品,从大构思到小细节,显然,他喜欢跟所有踏实、具体、真实的东西打交道。

  ※谢谢你,我向你学到了很多

  奥运会那年,龚卫担任摄影的纪录片《红跑道》,获得了十几项国际大奖。

  看过《红跑道》的每个人都不会忘记一个定格镜头:三分钟的时间里,两个学龄前的小女孩手拉单杠吊着,比谁坚持得更久。一个眼看就要哭将出来,另一个咬紧牙关脸上满是坚强。

  一个静止的镜头,却具有巨大的冲击力,这真是不可思议。美国《华盛顿邮报》的影评人写过这么一句话:“我一年中看了很多电影,然而这一个镜头包含的戏剧比其他所有都多”。一部纪录片,让人们记住了一批孩子的成长,也记住了这个镜头。龚卫拍下的这三分钟,不仅仅记录了孩子的表情,也记录了他的诚实,他的执着,他的耿直。

  导演干超只是将眼睛死死盯着监视器,待这个镜头拍完时,他转头向龚卫示意时,却发现龚卫满面通红,满头汗水,表情痛苦。他的肾结石又发作了。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一定知道这个病发作时的剧痛,超出常人忍受范围。“但这就是龚卫”,干超说。

  黄瀛灏导演说了另一件事。五年前,他们去山西拍煤矿,团队里就有龚卫。当时这煤矿刚渗过水,而带着HDCAM大机器、三脚架、监视器、录音灯光设备等下矿不但行动艰难,且灯光开关时产生火星,在瓦斯环境下极具风险。井底巷道高度1.2米,团队几乎要带着笨重的设备爬行前进一小时才能到拍摄点,然后再拍摄十来个小时。每次回地面称重,都要轻七八斤。总导演拍了两天就泄气了,不住地跟团队说:算了,不拍了,回上海吧。

  然而这时候龚卫站了出来,说:“因为艰苦就打退堂鼓,肯定不行”。后来,总导演回忆说,自己性格多少有软弱的地方,容易放弃,是兄弟们,特别是龚卫强大的精神力支撑住了他。后来,他们在那里一呆就是两个月,也拍到了满意的素材。离开山西的时候,龚卫很不舍,他跑去找每一个矿工兄弟握手,真诚地跟对方说:“谢谢你,我向你学到了很多”。

  ※没有大冒险,哪有大未来

  云集将来成立后的第一部大作品,就是《跟着贝尔去冒险》。当时人们实在无法理解,一个刚刚成立的小制作公司,怎么会有这样的实力,这样的野心,去操作一部如此体量,又是在卫视周末黄金档播出的纪实真人秀。

  当时,云集将来董事长干超心里满满的担忧和疑惑。他劝龚卫三思,因为这个作品一旦失败,将意味着云集刚成立就倒闭。但这时龚卫的决心已下,他说:“没有大冒险,哪有大未来”。这一句话就说服了干超。这句话也成了节目的广告语,当观众们看着明星跟着贝尔冒险的时候,又有谁知道,这背后,一批纪录片人也在冒他们迄今大的险。

  龚卫不认为真人秀就是娱乐的附庸,在他看来,纪录片人的加入,会让这个节目类型变得更加理性、更加真实,也更加有意义。

  《跟着贝尔去冒险》是国内第一次拍摄自然探索类真人秀,工作流程、实拍操作、安全措施,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只能靠自己摸索。越是艰难的时候,越需要管理者有清醒的头脑,并且具备临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野外拍摄时,龚卫每天早上五点开始工作,直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才能回到丛林行军床上短暂休息。人员构成复杂的团队难免会有摩擦争执,龚卫还成了团队的政委,解决各类问题。然而神奇的是,几乎所有带着怨气的同事,经过龚卫的开导以后,坏情绪就会烟消云散,继续精神满满投入工作。

  我问龚卫,这是为什么?他说了两个词:将心比心、凝聚人心。

  《回到祖先的土地》的深刻,《红跑道》的破格,《跟着贝尔去冒险》的励志,以及之后龚卫将带领云集去谱写的种种创新。当把这一切串联在一起时,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位纪录片人的大写人格。

  术业有专攻,也都精彩纷呈——这精彩并不是信手可得的灵感或者机缘,而来自于他二十多年所恪守的全神贯注的品质。

  即使是一个画面,也要注入生命——龚卫告诉年轻的纪录片人,优秀的纪录片作品,都会带给人们经久不息的体验,而之所以它们经得起推敲,是因为每一个画面、每一个故事,都是纪录片人诚实的心声,真诚的探索。

  有这么一个偏执的纪录片人,不爱说惊天动地的话,也不操心花花世界的各种纷扰,就是坚持着而已。

  但这份坚持,难道不值得你我尊敬?

  龚卫说,纪录片未来的发展潜力无可限量。人到四十,却不甘安逸,心里总有个声音告诉自己,要更有突破,敢于挑战自我,而云集将来给予了他尝试的机会。他想带领着云集的同事们,做出源源不断的好作品,让纪录片在这个国家更有尊严地活着。他也想加入全国同行的队伍,跟大家一起去创造这个产业的新局面,不断实现纪录片领域的新突破。

  岁月沉淀的干货,鸡汤里没有

  和龚卫这样的人聊天,你会发现,他从心底里继承了纪录片前辈的光荣传统和社会责任。他们对纪录行业的涉足,带来的不只是新鲜血液,他们更要追问这血液里的道德成分。

  龚卫真正让人感服之处在于,他曾走过的时间和空间,今天都成了故事。然而从这些故事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许多艰深的问题似乎也迎刃而解。

  他的纪录片生涯,简约不简单。

  看吧,真实的生活干货,你从鸡汤里捞不出来。

  工作时,龚卫是一贯的低调,真实、亲切、内敛,那种岁月沉淀的醇厚,让你觉得踏实可靠。

  生活里的龚卫,很relax,就觉得天塌下来当被盖,总是乐呵呵的,他的业余关键词,是吃东西,睡好觉,吃东西,睡好觉,吃东西,睡好觉。

  耳边不时会传来他极具感染力的“魔性”笑声,却从不见他大声讲话……

(责任编辑:吴丰丰)
关键词:云集人物志
分享到:

娱乐聚焦
  • 明星
  • 电影
  • 电视
  • 综艺
  • 音乐
明星八卦